司徒


拼音sī tú
注音ㄙ ㄊㄨˊ
词性名词

司徒

词语解释

司徒[ sī tú ]

⒈  官名。相传少昊始置,唐·虞因之。复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相传 少昊 始置, 唐 虞 因之。 周 时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 汉哀帝 元寿 二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 东汉 时改称司徒。历代因之, 明 废。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参阅《通志·职官二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二》。

明 伊耕 《春怀》诗:“转输坐见司徒急,经略亲看相国行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树东林之帜;选诗 云间,征文 白下,新登復社之坛。”
王季思 注:“父名 恂,官至户部尚书。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,因此称他作司徒。”

⒉  复姓。 五代 时有 司徒诩。见《旧五代史·周书》本传。

国语辞典

司徒[ sī tú ]

⒈  职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有大司徒,为六卿之一,掌理教化。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,东汉时改为司徒,主管教化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为三公。魏沿用,但三公仅为虚衔,不涉朝政。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。历代沿用,至明代而废。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「大司徒」。

⒉  复姓。如唐代有司徒映。

英语minister of education (history)​, two-character surname Situ

德语Situ (Eig, Fam)​

法语Situ

分字解释


※ "司徒"的意思解释、司徒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2010年9月28日,司徒伟骑从顺德北滘前往大良的途中遭遇车祸,不省人事。

2.司徒宇虽然实力到了灵师之境,然而毕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,眼见如此,心中难免有些忙乱,一时间居然有些仓皇失措,不知道该如何应付。

3., 司徒浩然癫狂狂顶说道:亲不亲,顶一顶。

4.南宫长风呆呆地看着司徒钟武华丽得无以复加的出场方式,竟是有些傻了,瞪着惊讶地双眼,张大了嘴巴。

5.司徒素这几日也不去召唤她,只吩咐晴烟细心照应,又叫柳师傅用上等竹荪、沙参、花菇、雪豆、黄花等食材熬制了特别的汤羹,取个趣名叫做“高情远意汤”。

6.而司徒雷登的态度非常“亲善”,学生们在听了司徒雷登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后,又见他态度慈祥,都备受感动,双方握手之后学生就退出了。

7.佟凯整了整衣衫,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模样出现在司徒敏儿面前,仔细打量眼前这个美若天仙般的女子。

8.相传当时有一个诗人名为司徒怒涛,对其倾慕久之,也拜李瑶屏为师,与郑漪娜即有同门切磋之便,终成鸳盟之好。

9.司徒,我决定了,如果手术成功了,我就留下,拜盛杰为师,重新开始;要是,要是,失败了,我就离开,也要重打鼓另开张。

10.风林地对于司徒家族十分地了解,其狡猾多端,凶狠毒辣,断然不可能不会对风林地一行人的行踪没有一丝的察觉,也断然不可能不会不采取行动。